热搜榜

映旗山下党旗红——沂蒙革命老区沂南县斗沟村采风散记

头条 来源:晨报之声 3160℃

 

  中国晨报山东讯(特邀记者 孙成勇 通讯员 岳希利)沂蒙革命老区沂南县青驼镇斗沟村位于风光秀美的映旗山南侧,这里青山绿水,有尚安寺遗址。据传,映旗山是中国思想家、道家宗师老子李耳(公元前571-公元前470或471)的传道地,是葛玄(164-244)与葛洪(284-364,葛玄从孙)旧居和修炼升天处,现存“老君炉”炼丹遗址。

  2024年7月28日上午,暑气正浓,酷热似火。沂南县乡土诗传媒中心采风组一行14人,按照计划来到斗沟村调研采风。

  连续十几小时的降雨,使得路边沟内、田间地头到处积水严重,沟满河平。上午九时,刚刚为玉米地完成排涝任务的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德福急忙赶回村委,向我们介绍了该村坚持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用党建引领激发党员干部的潜能,促进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孝心养老等方面工作稳健走在前列的情况。

  十几年来,斗沟村先后有26家民营企业扎根斗沟工业园,安心生产经营。现在村集体年收入18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万余元。该村被授予市级“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董德福被授予临沂市劳动模范、最美应急人、沂蒙乡村振兴好支书、王传喜式好书记等称号。

强班子带队伍让党旗高高飘扬

  董德福自1991年当选斗沟村“两委”成员,30年勤勤恳恳,扎实工作,成为群众心中的好干部。2014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他说:“认真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强班子、带队伍,让党旗高高飘扬,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我这个当班长的责任。”

  2004年斗沟村由东斗沟、西斗沟、胡家庄子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党员105名。党支部按照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严格对照“月查月清月记实”工作标准,坚持从支部成员做起。为了充分发挥好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积极开展义务劳动,做好村里的环境卫生、上级惠民政策宣传、到孤寡老人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等工作。

  发动党员对本村乡村振兴、村集体增收展开大讨论,建言献策。每月开展自选活动,促进村中心工作开展;建立“结亲连心”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每名党员联系7户群众,不在家的党员由其父母或配偶联系,包户结对,开展扶贫、环卫一体化、改厕、美丽乡村建设、孝心基金、美在农家等中心工作,既促进了村庄工作的开展,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务,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让党旗飘扬在群众心中。

办实事促发展让乡村更加美丽富裕

  办实事,促发展,让大伙富起来才是真本事。斗沟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在现有资源和经济项目基础上,探索加快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年来,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力契机,带领党员干部重新丈量土地,共清理出山林、山角、撂荒、路边及水沟边角地等村集体土地1600余亩,有效保障了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仅此一项,实现了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斗沟村背靠映旗山,山岭面积大。结合这一资源条件,村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努力争取,村里拿到了上级农业开发项目扶持资金15万元,建设了300亩优质油桃示范园,并配套了水、电、路网,村民每年实现增收30万元以上。该村拓展思路,大念“发展经”。利用上级支持发展斗沟工业园的机遇,用村集体土地入股企业分红,每年除企业的土地承包费外,村民还可以获得8万元的分红收益。同时,对办理国有资产出让的土地,用占地补偿金入股企业,每年获得利息,除发放给群众每年每亩1200元的租金外,村集体还可以实现增收10万元。整合上级帮扶资金,积极发展实体项目,在村里建设了3个扶贫加工车间,租赁给企业使用,每年获得承包费40多万元。在与企业协商基础上,又争取上级扶贫资金420万元,与投资商合办企业,村里以土地和厂房入股,每年保底可获得分红收益60万元。山东儒辰绿色建筑智造产业园租用该村土地200亩,每年可收租金40多万元。这些项目为推动“村增收、户富裕、乡村更美丽”提供了有力支撑。

敢探索勇创新让老人安享幸福生活

  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让老人安享幸福生活,是斗沟村两委奋斗的目标。现在,斗沟村投资180万元建起了“孝善食堂”,70多位老年人免费或低费吃上了“孝老餐”。该村“爱心养老基金”模式已经在全县推广,而斗沟村就是这种模式的探索者和发源地。2016年3月,青驼镇号召开展“爱心养老基金”工作,董德福积极响应。他自己率先捐款1000元,又动员企业和党员捐款,共募集资金3.5万元,设立集体基金账户。然后动员60岁以上老人子女在村里设立个人账户。每月子女拿出100元、村里从基金里配套20元,全村54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按时领到120元的爱心养老款。同时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婆媳关系。

  用300元解决农民与土地情节难题。董德福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要灵活机动,不能一承不变。只要对群众有益,哪怕冒点风险也要办!”现在各地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包30年不变,30年后还不变”的政策,造成人口流出土地不能收回、人口流进土地不给补的现象,群众颇有怨言。为了解决流入人口无地可补的现象,董德福通过调查研究,提交“两委”讨论通过,决定采取现金补助流入人口的方式,解决这部分人员无地可种的问题。具体方法是对流入人口每年补助300元,用于承包本村或附近村的土地。据了解,斗沟附近的撂荒地每亩承包费在300元以下。中国农民与土地情结的又一道“难题”,董德福用“300元”就给解决了,可谓匠心独具。这项措施的实施受到群众的欢迎,现已形成制度化。

  抓民生,做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干。修路、打井、建广场,这是斗沟村“一班人”干的实事。先后对东斗沟、西斗沟和胡庄子3个自然村硬化道路8.9公里,在全镇率先实现了硬化路“户户通”,并栽植绿化树木600余株。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自筹资金20余万元,实施了自来水入户项目,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村里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党建红色文化广场等服务场所,设置了卫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健身器材、LED屏幕等配套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了舒适、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

  当天,沂南县乡土诗传媒中心采风组成员来到位于斗沟村的山东融诚纸业公司、临沂特耐尔搪瓷公司调研采访,书画家成员在“孝善食堂”现场书诗作画。

  映旗山下党旗红,沂蒙斗沟事业兴。我们相信,斗沟村在振兴乡村的进程中,一定会探索出适合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路子,为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和幸福生活铺出一条康庄大道。

 (来源:山东老区网)

责任编辑:李久彪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映旗山下党旗红——沂蒙革命老区沂南县斗沟村采风散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